一、校园防火常识
1、严格执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》。按消防法规范自己的行为,从国家、集体利益出发,顾全大局,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。
2、遵守学校消防规定。不要私自在住地、宿舍乱拉电线,不准使用电炉子、热水器、电吹风、电热杯等电器设备。
3、不要躺在床上吸烟,不要乱扔烟头,使用过的废纸及时清扫,以免引起火灾。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。
4、台灯不要靠近枕边,不要在蚊帐内点蜡看书,室内照明灯要做到人走灯灭。
二、遇到火险如何逃生
1、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,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、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,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。
2、在浓烟中避难逃生,要尽量放低身体,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。
3、不要盲目跳楼,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,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,顺势滑下。
4、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,可用手电筒、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,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,组织营救。
三 、灭火器使用方法
1、干粉灭火器:将灭火器上保险插销拔掉,在距离火焰3 -5 米 远的上风方向,左手握住灭火器喷管,右手压下灭火器压柄,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左右喷射,扑救油类等液体火灾时,不要直接冲击液面,防止液体溅出。
2、1211灭火器:使用时,先拔掉保险销,然后握紧压柄开关,压杆就使密封间开启,在氨气压力作用下,1211灭火剂喷出。
3、二氧化碳灭火器:使用时,先拔掉保险销,然后握紧压柄开关,二氧化碳即可喷出。
注意:
1、干粉灭火器属于窒息灭火,一般适用于固体、液体及电器的火灾。
2、二氧化碳灭火器、1211灭火器属于冷却灭火,一般适用于图书、档案、精密仪器的火灾。
3、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,一定要注意安全措施。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.5 %时,会使人血压升高、呼吸困难;当含量达到 20 %时,人就会呼吸衰弱,严重者可窒息死亡。所以,在狭窄的空间使用后应迅速撤离或带呼吸器。其次,要注意勿逆风使用。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距离较短,逆风使用可使灭火剂很快被吹散而影响灭火。此外,二氧化碳喷出后迅速排出气体并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热量,因此,使用中防止冻伤。
火场上的危险前兆
消防人员在火灾扑救现场,往往要面临复杂多变的各种情况,正确认识火场上的危险前兆,是保全自己、顺利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前提条件。
一、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爆炸前兆
1、火焰发白、变亮,使人产生刺眼的感觉。组成液化石油气的烃类在火灾情况下会出现高温裂解,产生碳粒子。碳粒子在一般火焰温度(700-800摄氏度)时呈现红光或黄光,在火焰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高温时,这些碳粒子就会发白、变亮,给人的视觉造成刺眼的感觉。
2、安全阀和排空阀等泄放孔发出刺耳的啸叫声。火场上温度比常温高出许多,温度升高使液化石油气储罐内的气体体积膨胀,为了保持罐内的安全压力,罐内的气体会大量外泄,通过安全阀和排空阀等泄放孔的气体流速就会大大增大,从而发出刺耳的啸叫声。
3、金属罐体变形、抖动,并且发出响声。当储罐所承受的主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,通常会发生较大的变形。与其相连的管道、阀门、基础相对变形,发出响声。
二、重质油品油罐火灾发生喷溅 、沸溢的前兆
1、出现油面蠕动、涌涨现象,出现油沫2-4次;
2、火焰增大、发亮、变白,火舌形似火箭,烟色由浓变淡;
3、金属罐壁颤抖,罐体发出强烈的噪声。此外,现场还有罐内油品发出的剧烈“嘶嘶”声。
三、普通建筑发生倒塌的前兆
1、结构变形。火场上由于火焰的高温作用,现场爆炸破坏作用,以及灭火冷却用水的负载等作用,使建筑结构发生变形,消防人员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建筑上的金属门、窗无法按原来的位置进行复位。
2、发出异常声响。由于建筑结构的变形,建筑内的钢筋、水泥、砖石和建筑上的门、窗等物相互磨擦和挤压,甚至被拉拽,从而发出异常的声响。
四、制氧厂火灾扑救过程中爆炸的前兆:
1、反应器、聚合釜、蒸馏塔等设备发出异常响声。
2、可燃气体、易燃液体扩散,随时有可能发生爆炸。
3、物料容器、反应器、反应塔燃烧火焰由红变白,将要爆炸。
4、物料容器、压力设备变形,将要爆炸。
5、贮罐、反应器等设备受火势威胁,发生抖动,并有翁翁的声响时将要爆炸。